欢迎您访问铜陵市义安区图书馆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读者证号: 密码:
 
 
义安区图书馆 铜陵市图书馆 枞阳县图书馆 铜陵市郊区文体局
共享工程
铜陵市义安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
 
铜陵市义安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共享工程 > 铜陵市义安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县(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的一项系统化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共享工程”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型文化建设项目。实施“共享工程”,实际上是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基地的建设,它将迅速扭转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形成整体优势。这不仅可以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而且必将极大地促进其发展和创新。“共享工程”将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高新科技成果,用这些先进技术来传播先进文化。因此,“共享工程”的实施正是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根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新工程;是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的宏大工程;是先进生产力的实践,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文化战线落实江总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

“共享工程”是抵制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占领基层文化阵地的有力措施。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互联网上的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展开了文化渗透。“共享工程”的实施,将在互联网上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在新世纪的发展和创新, 以此抵御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共享工程”的实施,将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边,填补基层文化需求的空白,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是“以德治国”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增强先进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和感染力。“共享工程”的实施,将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先进文化教育广大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共享工程”的实施是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前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文化建设上也是如此。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达到的范围、传播的速度都有显著增长和提高。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对外传播手段,力争在21世纪的世界舆论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共享工程”的实施,就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推动文化建设中传播手段的升级换代,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的更快发展,逐步形成以文化信息的网上服务为基础的新的知识经济增长点。

“共享工程”的实施将改变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共享工程”将通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彻底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使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秀文化精品,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立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该工程由国家财政部拨款,文化部组织并实施。

   目的:此项工程是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建设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公益性的文化网络工程,旨在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宽带传输和光盘将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意义: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战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体目标:

   1 实现网络联网“135”计划,即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省级分中心、5000个以上的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

   2 完成以百万册件文献共建和“四个一优秀作品”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建设,即完成100万册文献、1000台优秀地方剧目、1000部优秀美术作品、1000部优秀音乐作品、1000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

   3 通过文化信息资源联合目录,建立网上文化信息导航系统,利用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以及基层中心组成的网络开展服务。

   组织机构:共享工程受全世界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领导,设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以及各省分中心和基层中心。

   服务对象:共享工程的服务对象是最广泛的公众群体,包括城市的社区、边远山区、边防哨所的基层文化单位。

   服务方式:共享工程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等最新技术成果,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的、贴近最终用户的组织模式,有组织、有系统地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

   共享工程网址:www.d-culture.net.cn;www.d-culture.com.cn(摘自《中国文化报》)

   国家中心在国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于2002年5月10日正式成立,该中心设在国家图书馆内。主要负责规划工程的总体技术方案;组织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研发、制定、推广工作;负责文化信息资源整合总体方案的设计和分步实施、资源库的管理;负责指导省(区、市)分中心的业务建设;负责国家中心与各分中心之间数字资源的同步与更新,“共享工程”系统正常运转的各项工作;根据“共享工程”领导小组的要求,制定具体项目的实施细则,负责项目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摘      自《中国文化报》)

   设立分中心有条件

   省级分中心:馆域网主干通讯能力不低于100兆;对外网络接口不低于2兆;馆域网工作站总数不少于60台;配置专用服务器的硬盘容量不少于500千兆;配有专职技术人员与资源加工人员;技术条件可支持30个以上基层中心的建设。

   省辖市分中心:馆域网主干通讯能力不低于100兆;对外网络接口不低于1兆;馆域网工作站总数不少于40台;配置专用服务器的硬盘容量不少于200千兆;配有专职技术人员与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10个以上基层中心的建设。

   县级中心:对外网络接口不低于640K;馆域网工作站总数不少于20台;配置专用服务器的硬盘容量不少于100千兆;配有专职技术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10个以上基层服务站的建设。

   县以下基层服务站:配备专职人员,具备卫星接收设备或网络设备、服务器、多媒体PC、数字投影仪等设备。 (摘自《中国文化报》)

   网页栏目有“十大”

   工程网页上设有10个大栏目,分别是:

    文化源流:以反映中国文化渊源的信息为主题,下设中国书史、典籍文化、善本特藏、敦煌文七、中国文物等多个分主题。

    文化旅游:下设华夏旅游、世界遗产、古代建筑、民俗风情等分主题。

    大众科技:下设农业科技、科普手册、医药顾问等分主题。

   文化动态:实时发布国内文化新闻的专题栏目。

   艺苑奇葩:下设中国戏剧、中国戏曲、中国音乐、中国美术、影视文化等分主题。

   知识百科:下设海洋百科、军事天地、世界铸币、少儿礼仪、文化奖项、法律常识等分主题。

   人物春秋:汇集了我国历代艺术名人、军事名人、文化历史名人、专题名人数百人的详细资料。

   文化机构:介绍文化政府信息。

   资源快报:汇总各类别的最新内容。

   分中心服务站:主要内容有文化部小戏春辉、福建地方戏、山西省地方戏等。(摘自《中国文化报》)

    工程用“天网”划算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传送系统的基本要求是:高速宽带的,双向通信的,基于国际互联网的,覆盖全国无缝互联的。地网(中国电信互联网络----CHINANET)和天网(中国宽带卫星多媒体网络CBT--NET)都可以实现上述要求。而有关专家建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主要应采用先进的高速宽带双向卫星多媒体网络,作为全国传送平台。

   采用卫星系统的理由是:

   1 天网不受地形和距离的限制,特别适合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

   2 天网一点对无限多点的通信方式,比地网更加适合信息共享传送,用户越多费用越低;

   3 天网比地面系统更加适合电影电视等高速活动图像的传送;

   4 天网的双向通信的方式,特别适合按需分配信息资源;

   5 天网组网快捷方便,小站即装即通,建设周期短;

   6 天网没有地面施工破坏的威胁,安全可靠。

   卫星系统的使用费用,特点是用户越多越便宜,如果几个省共享一个专用卫星信道,每个省可以分摊卫星通信费用。

   卫星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地覆盖偏远的农村,农村只要建设一个卫星三级站,应可以实现与共享工程中心的信息连接,电子阅览图书,看电子版电影。

   山西省图书馆在忻州东楼村、汾阳栗庄村,福建省图书馆在龙岩上杭农村,都已建设了农村“天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试点站,农民对清晰的卫星电影非常欢迎。


 
首页 | 加入收藏 | 交通地图 | 工程信息 |   网上查询   | 管理系统 |   行业协会 |   办事指南 |   文件通知

版权所有:铜陵市义安区图书馆 2014-2017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本馆地址: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建设西路与荷花塘街交叉路口 邮编:244100 电话:0562—8814565
皖公网备34072102000012号  皖ICP备11021553号-1  您是本站第 访客  技术支持:安徽三户网络